%" />
癲癇發作可以用藥物控制,但是患者的心理,醫生很難找到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所以,對待癲癇患者的心理問題,除了家庭、社會對患者伸出援助之手之外,更重要的是患者意識到自己所患疾病與其他疾病沒有什么區別,同樣有治愈的可能;在治療過程中,認真提供病情資料,遵守醫囑,按時檢查、服藥,了解有關癲癇病的常識。這樣心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還能使癲癇疾病的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
癲癇治療專家介紹癲癇病人消極情緒大概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抑郁心情
抑郁本身就是一種發病因素,而一旦患了癲癇,抑郁的特征就會更加明顯。特別是當患者處在一個對癲癇疾病有偏見的環境中時,會造成患者心理負擔加重,悶悶不樂,心情不暢,時間稍長,便有可能會形成較嚴重的精神抑郁癥,給患者造成生活痛苦,也勢必會影響治療效果。
2、悲觀情緒
有了此心理問題的存在,使得癲癇患者受到極大的心理創傷,繼而產生悲觀情緒,認為自己除了是患者在影響其他人的正常生活之外,一無是處。事實上,癲癇是一種頑固疾病,長時間治療,對患者身體以及心理、精神上都會造成嚴重傷害,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逐漸動搖,直至產生悲觀情緒甚至是使患者產生絕望心理。
3、自卑心理
通常而言,癲癇患者的自卑心理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患者自己。因為癲癇發作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場合,發作稍多,患者自己形成病態心理,產生較嚴重的自卑;二是社會壓力。生活在患者周圍的人,有意無意之間給患者造成心理傷害,更不要說社會歧視給患者造成的精神負擔了,甚至即使是患者親屬或周圍的人對他的過分照料、保護,也會使患者產生自卑感。
4、孤獨感覺
因為外界對癲癇患者的諸多限制,以及親友對其的過分關心,可能會使患者無時無刻的感覺到自己是個癲癇病人,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和正常人一樣了,擺脫不掉的心理陰影讓患者陷入孤獨,不愿和大家在一起,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呆著。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患者,孤獨感會更強烈些。
處理解決好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需要的是社會的同情、交流、關懷和支持。我們不能輕視這些手段,有時候心理治療比藥物更重要,它可以影響癲癇的整體治療效果和預后。相信通過自身、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癲癇患者必能早日痊愈,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