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發作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我國有超過800萬癲癇病人人,而且每年新增近40萬癲癇病患,半數以上的病人癲癇發生于幼兒時期。然而由于人們對癲癇病的偏見和無知,致使許多癲癇病兒得不到應有的呵護,在他們發作的危險時刻,因為搶救措施不當而導致意外的損傷。例如,由于強力拉直其肢體導致骨折、脫位、肌肉撕裂等。因此,要給家長的建議就是關于孩子癲癇發作時,應該做哪些和不該做哪些的實際問題。癲癇病發作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重視發現癲癇預兆
癲癇發作的預兆包括前驅癥狀和先兆癥狀。前驅癥狀是指在大發作前的數日或數小時,病人出現的全身不適、易激惹、煩躁不安、情緒憂郁、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等癥狀。先兆癥狀是指大發作前數秒鐘內,病人出現的錯覺、幻覺、自動癥、局部肌陣攣或其他特殊感覺等。有些精神運動性發作也可出現類似大發作的前驅癥狀。
當出現前驅癥狀時,預示著病人可能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大發作。這時首先要做好心理護理,幫助病人穩定情緒,免得病人惹是生非。其次,可臨時加大原服用的抗癲癇藥的劑量,或在原服藥物的基礎上加用其他抗癲癇藥物(在醫生指導下),以預防發作。當發現大發作的先兆癥狀時,采取任何措施預防發作都為時已晚,只有做好大發作的準備,以保證病人發作時不致損傷頭、舌、軀干和四肢。
家庭急救——鎮靜,力排險情
癲癇突然大發作那真是險象環生,周圍的人一時會被驚呆,不知所措。這時你須牢記一個原則——鎮靜,力排險情,保護孩子。病兒突然倒地、意識喪失、咬緊牙關,有時有血沫溢出,這時你可千萬別用刀叉等堅硬的器械強力撬開他的嘴巴,不慎撬掉孩子的牙齒,可能會導致誤吸。你也別用手指摳孩子的嘴,那樣會被咬傷。只可用布條纏住筷子,伺機放入孩子牙齒間,避免其咬舌,同時也便于吸痰。
癲癇病發作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病兒大發作初始,多數會全身強直痙攣數十秒,脖子后仰、四肢僵硬、屏氣。民間總喜歡把這樣的病人強行折曲成“盤腿坐位”,連拍帶捶加呼叫其名字。其實,這些對終止癲癇發作沒有作用,相反強力拉壓痙攣的四肢,容易造成骨折、脫臼或肌肉撕裂等損傷。這時只可讓病兒躺平,松開衣領和扣帶,或抱他到舒適的床上,以避免接下來陣攣抽動時肢體被硬物碰傷。
痙攣數十秒后可自動轉為陣攣,即一下一下地抽動,屏氣也可緩解,所以孩子屏氣時,不必急于人工呼吸。尤其不可強行擠壓胸部,以免造成肋骨和胸肺的損傷。也不可掐孩子人中、扎百會、摳涌泉、刺十宣,這些不僅不能緩解痙攣,甚至會適得其反,還會造成出血感染。陣攣抽動開始后,因立即讓病兒側臥或將其頭歪向一側,防止口內分泌物和胃腸返流嘔吐物被誤吸入呼吸道,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家長還要把病兒的下頜托起,防止他的舌頭后綴,阻礙呼吸。這時,家長應想法吸凈孩子口咽部的異物,保持孩子呼吸道的通暢。第一次發作后,家人就應準備吸痰器,以備孩子發作時使用。
陣攣可能會持續幾分鐘,然后抽動會逐漸變慢且減輕,最后停止,但孩子恢復知覺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這時你可做清潔處理工作,更換孩子被汗浸濕的衣服或尿濕的褲子,讓孩子安靜休息一會。癲癇發作消耗極大,需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和營養,并做好心理安撫工作。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