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癲瘋是生活中的一種易見病,給我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避免患上羊癲瘋病才是最重要的,一旦患上就要及時治療。現如今治療該病的辦法也是越來越多,如何科學地選擇適合自身病情的治療方法才是治療該病的關鍵所在。因為該病經常反復,難以治愈,需要患者常需長期服藥。那么,治療羊癲瘋的藥物哪種比較好?
丙戊酸鈉:多用于其他抗羊癲瘋藥物無效的各型羊癲瘋。常見有胃腸道反應,少數出現肝毒性,如發現有乏力、嗜睡、惡心、上腹部不適等反應,要報告醫生給予處理。
乙琥胺:僅用于單純失神發作。吸收快,與其他抗羊癲瘋藥物很少相互作用。
氯硝西泮:起效快,但易出現耐藥使作用下降。作為輔助用藥,小劑量常可取得良好療效。
卡馬西平:為精神運動性發作病人首選藥。用藥過程中可出嗜睡、眩暈、復視、白細胞減少,應及時報告醫生并定期復查血象(每月)和肝腎功能(每季)。
苯妥英鈉:為抗羊癲瘋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的首選藥物,可有早期過敏反應如皮疹伴發熱,如出現應暫時停服,待反應消退后再謹慎試用一次,如發生剝脫性皮炎、淋巴結腫大則需撤換。也可發生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厭食)、失眠和毛發增長等,一般不影響治療,宜在飯后服藥,以減輕癥狀。
托吡酯:對難治性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和嬰兒痙攣癥等均有一定療效。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在3~4周內逐漸增至治療劑量。遠期療效好,無明顯耐藥性,大劑量也可用作單藥治療。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可降低托吡酯的藥濃度,托吡酯也可降低苯妥英鈉和口服避孕藥的療效。
撲癇酮:經肝代謝為具有抗癇作用的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適應證是全面強直-陣攣發作,以及單純和復雜部分性發作。
羊癲瘋在服藥時因為擔心發生的不良反應,或者因為懼怕西藥的副作用,存在僥幸心理,不遵醫囑,藥物不按計劃加量,或者看到短期不發作就很快減量,反而貽誤了治療,造成羊癲瘋的難治性。所以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不要耽誤病情的醫治,以免造成身體上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