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癲癇病呢?很多常年患癲癇病的患者其實對這個也是一知半解的。癲癇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 />
到底什么是癲癇病呢?很多常年患癲癇病的患者其實對這個也是一知半解的。癲癇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臨床綜合征,是大腦神經細胞群反復超同步放電所引起的發作性、突然性、反復性、短暫性腦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根據大腦異常放電的部位和擴散的范圍不同,其臨床發作表現癥狀各異。
臨床上可有短暫的運動、感覺、意識、行為、植物神經系統等不同障礙,或兼而有之。腦電圖呈癇樣放電和實驗室檢查異樣。癲癇具有發作性、復發性和自然緩解性的特點,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性的腦功能失常性疾患。在發作間歇期,病人一切正常。某些因素如缺氧、低血糖、藥物中毒等導致腦功能暫時障礙而產生單次癲癇發作不屬于癲癇。
癲癇病在祖國醫學中,稱為“癇證”。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有記載,如扁鵲的《難經》里第五十九難云:“狂癇之病何以別之?然,狂疾始發……。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薄端貑枴ご笃嬲摗罚骸靶呐K滿大,癇瘓筋攣,肝脈小急,癲瘓筋攣?!薄岸幖睘榘B厥。”隋朝的《諸病源侯論》中:“……發作仆地、吐沫無知、若僵像,起為外,腦血管病癲癇多見于中、老年人。出血性及缺血性腦血管病均可引起癲癇病。病后1年左右開始發生癲癇的約有5%。
那么究竟什么是癲癇病呢?現在認為比較好的定義是:癲癇病是一組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征,是一種起源于大腦,并反復發作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和精神狀態不同程度的障礙。這個定義概括了癲癇癥狀的復雜性,更概括了癲癇病的兩個基本特征,即反復性和發作性。所謂反復性,是指有第一次發作后,間隔一段時間后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發作。即使是#!常見的抽搐,如果只發生一次,也就是不具備反復性,是不能診斷為癲癇病的。所謂發作性,是指癥狀突然出現,也突然終止。我們也許曾見過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飯時突然倒地抽搐,過一段時間后又恢復正常。還有一些患有腹型癲癇的兒童,在玩得正高興時突然劇烈腹痛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后完全消失又繼續玩耍。不論癲癇的癥狀多么復雜,都必須具備這兩個特征,這也是診斷癲癇病的重要依據。
每次發作或每種發作均稱為癇性發作。l%一2%的人在一生中有過一次癇性發作。癲癇病是一種以反復病性發作為特征的慢性臨床過程,同一患者可有一種或多種癇性發作形式。由于某些原因如缺氧、缺鈣、低血糖或高血糖、尿毒癥和子癇等導致的一過性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腦功能暫時性失調,而產生的單次發作,稱為一次癇性發作。正常人由于感冒、發熱、電解質失調、藥物過量、長期飲酒后的戒斷、睡眠不足和心理壓力等,有時也會引起單次發作,但上述情況都不能診斷為癲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