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的作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是防止或減輕中樞病灶神經元的過度放電;另" />
抗癲癇藥的作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是防止或減輕中樞病灶神經元的過度放電;另一種是提高正常腦組織的興奮值從而減弱來自病灶的興奮擴散,防止發作。抗癲癇藥物在常規用量時一般無明顯副作用,但由于個體差異及用藥時間較長,加之有些患者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致使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這些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在不同的個體有著很大的差異,那么常用抗癲癇的藥物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
一、劑量問題導致的副作用
這種是指藥物劑量過大、加藥過快等原因產生的不良反應。通常表現為頭暈頭痛、厭食惡心、疲勞嗜睡、行走不穩、情緒改變等情況。一般來說程度不會很嚴重,但自己能明顯感覺到,這種副作用能夠及時發現后調整用藥劑量就能較快地好轉。
二、因體質特殊產生的副作用
某些患者體質較特殊,會對藥物中某種成分過分敏感產生不良反應。如皮疹、肝損害、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肝毒性等。這種反應因其具有不可預見性,讓人措不及防,危害較重,多發生在服藥的初期,發生率較低,只有在發生后尋求辦法補救。
三、長期用藥導致的副作用
1、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能對人體的記憶力和運動速度產生影響。血液濃度越高,這種影響就越明顯。通過臨床試驗也表明苯妥英鈉對病人的操作技能、注意力和運動及反應速度可能產生影響。有些藥物會影響病人的瞬時記憶力和集中注意力,有些藥物則對智能無明顯影響而對精細運動會產生一定影響。
2、長期用藥可能對大腦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其癥狀表現一般為眩暈、頭痛、精神緊張、精神失常、精神萎靡、精神錯亂、憂郁、易沖動、木僵、共濟失調、眼球顫動、言語障礙、復視、嗜睡、影響思維、工作及兒童智力發育受限、兒童可出現興奮和焦慮。這些癥狀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另外,對于患者的上消化道系統,抗癲癇藥物也有一些影響,如惡心、嘔吐、厭食、上腹部疼痛、胃炎、食欲不振等。對于血液和淋巴系統的影響,一般表現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型貧血、淋巴結腫大、血糖升高、白細胞減少、低血壓等。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嚴重者可引起肝、腎功能減退,造血功能障礙。因此肝、腎不全者應慎用或禁用。
3、長期用藥可能引起全身器官的損傷,如痤瘡、面部粗糙、多毛、骨質疏松、體重改變、脫發、月經失調或閉經等。
此外,抗癲癇藥物還有可能導致后代發育畸形,但新型的抗癲癇藥物已經使這種可能性明顯的減少。
以上便是常見抗癲癇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抗癲癇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但癲癇發作對患者身體的損害遠遠大于抗癲癇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因此,在考慮藥物副作用的同時,#!好選擇盡早控制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