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癲癇病人或家屬認為,停藥后檢查才能正確反映腦電生理活動,并記錄下是不是" />
很多癲癇病人或家屬認為,停藥后檢查才能正確反映腦電生理活動,并記錄下是不是有癲癇樣放電,另外還有一部分患者擔心停藥以后會加重病情。其實在做腦電圖等檢查之前,如果短暫停藥,確實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腦細胞的生物電活動,從而有助于提高腦電圖等檢查方法的診斷陽性率。但是,檢查前停藥有誘發的可能,特別是對于兒童患者的危險性更大。因此,石家莊市中心醫院癲癇專家指出,臨床上不能單純為了追求更高的陽性率,而給患者帶來風險,盡管很多情況下這種風險只是潛在的,并不一定會出現。作為診斷癲癇重要的客觀指標之一,腦電圖檢查非常關鍵,但一定要正確理解、認識腦電圖的作用。不能僅憑腦電圖報告單上寫有“異常”二字就診斷為癲癇。因為,如果腦電圖顯示的只是一般非特異性異常,如慢波增多、輕度不對稱、調節差等,就不能作為診斷癲癇的依據。只有出現癇樣放電,其診斷意義才比較大。
另外應注意,小兒過度換氣時出現的有節律的高幅慢波不能視為異常。他提醒說,正常人群中有0.3%~3%的人腦電圖有癲癇樣放電,但并無癲癇發作;而也有一些癲癇患者發作間期腦電圖檢查正常,所以不能因為腦電圖正常而除外癲癇。癲癇作為諸多神經系統疾病中可以治療的一種,及時明確的診斷十分重要,這也就是許多基層醫生對于如何提高癲癇腦電圖的陽性率非常關注的原因。專家認為,24小時腦電圖記錄儀、錄像與腦電圖同步監測等可以彌補腦電圖檢查的不足,但更實際的是利用現有設備提高陽性率。
如果能按正規操作要求去做,如檢查時間至少20~30分鐘,認真做好各種誘發試驗,建立晚間檢查腦電圖制度以記錄睡眠腦電波形,陽性率將會有所提高。另外,腦地形圖無法識別腦電的波形及位相,因此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CT和MRI能發現腦結構有無異常,以及幫助尋找癲癇病因,但不能根據CT或MRI有無異常來確診或否定癲癇的診斷。因此,要診斷癲癇病,#!好能做24小時視頻腦電監測,這樣才能更準確的診斷癲癇病,為以后的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