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表現和類型
癲癇病患者發作,其放電現象與上述機理一樣。當神經細胞內環境與外周環境出現異常刺激、或受物體長時間擠壓、缺血缺氧的情況下,會通過神經經調節。癲癇有哪些表現和類型?癲癇的表現和類型:
理論上講,由于癲癇是由腦內神經元的異常電活動所致,因此癲癇的表現可以千姿百態、各式各樣。但從臨床上看,還是有一些規律性的。醫生常常根據癇灶(發生異常電活動的神經元所在的部位)在腦內的部位和發作時的臨床表現將癲癇分為兩大類:
(1)全面性發作是雙側大腦半球內多個癇灶發放導致意識障礙和肌肉抽搐,包括大發作、小發作和肌陣攣癲癇等。大發作#!為人們熟悉,也稱為“羊癲瘋”,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喊叫、跌倒、雙眼上翻、口吐白沫、口角歪斜、四肢先伸直再反復抽動,可有口舌咬破和尿失禁,整個過程持續數分鐘,抽搐停止后病人逐漸意識恢復,可有頭昏、頭痛和神志恍惚。病人對發作完全不能回憶。小發作在醫學上稱為失神發作,多見于兒童,表現為突然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雙眼發楞,甚至手持物體墜落,持續數秒,發作后不能回憶。
(2)部分性發作由腦內某些部位的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導致癇灶所在部位的神經功能障礙。如癇灶位于負責運動的額葉運動皮層,發作時就表現為口眼歪斜和一側肢體抽搐;而當癇灶位于負責身體感覺的頂葉感覺皮層時,發作時則表現為偏身的感覺異常。精神運動性癲癇,也稱顳葉癲癇,癇灶位于負責人類精神和情感活動的顳葉,發作時出現神志恍惚、不認人、不認路、行為異常,很像是個精神病患者,也可伴有肢體無目的的摸索樣活動(自動癥)和肢體抽搐。根據發作時有無意識喪失,又可將部分性發作分為單純部分性發作(發作時無意識喪失)和復雜部分性發作(發作時有意識喪失,主要見于顳葉癲癇)。如果先為意識清楚的部分性發作,隨后意識喪失并有全身抽搐,則稱為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發作。
癲癇可以是其他病變(腦發育不全、腦炎、腫瘤、腦外傷、代謝障礙等)的表現之一,稱為
繼發性癲癇,見于各個年齡的人群,多表現為部分性發作。如果是由不明的原因引起,且癲癇發作是#!主要的臨床表現,則稱為
原發性癲癇,主要見于兒童,全面性發作多見。
癲癇的表現和類型
反復出現典型的大發作,再有腦電圖檢查發現有癇性放電,則癲癇診斷無疑。然而有些癲癇的表現不典型,不易發現,容易漏診和誤診。如有些癲癇僅僅在熟睡后發生,發作后病人不能回憶,可能長期不被發現。再如有些兒童的小發作,持續時間很短,常被家長或老師誤認為是注意力不集中或“發呆”,也常常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另一方面,有些發作性癥狀或非癲癇性驚厥又常常會被誤診斷為癲癇,如兒童偏頭痛的發作性頭痛和腹痛、老年偏頭痛的發作性眩暈、低血鈣引起的抽搐、三叉神經痛、抽動癥以及歇斯底里發作等。
其實,癲癇診斷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了解病因和明確發作類型。前面已經提到癲癇的表現多樣,而不同類型的發作又對不同的抗癲癇藥有不同的反應。有時因用藥不恰當,不僅不能控制發作,反而會加重發作(如用卡馬西平治療失神發作和肌陣攣發作),因此正確的診斷和發作類型明確是保證治療有效的前提。對于中老年時期發生的癲癇和部分性發作,要盡可能做神經系統CT或MRI檢查以排除腫瘤等情況。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