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一般只有在發病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發現,雖然目前治療癲癇的方法有很多,抗癲的" />
癲癇一般只有在發病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發現,雖然目前治療癲癇的方法有很多,抗癲的藥物也有很多,但是要治療癲癇疾病,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要了解癲癇的癥狀,才能夠及早的發現疾病,治療疾病,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癲癇的癥狀。
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以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強直和抽搐為特征,典型的發作過程可分為強直期、陣攣期和發作后期。一次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小于5分鐘,常伴有舌咬傷、尿失禁等,并容易造成窒息等傷害。強直-陣攣性發作可見于任何類型的癲癇和癲癇綜合征中。
失神發作:典型失神表現為突然發生,動作中止,凝視,叫之不應,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輕微的運動癥狀,結束也突然。通常持續5-20秒,罕見超過1 分鐘者。主要見于兒童失神癲癇。
強直發作:表現為發作性全身或者雙側肌肉的強烈持續的收縮,肌肉僵直,使肢體和軀體固定在一定的緊張姿勢,如軸性的軀體伸展背屈或者前屈。常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但是一般不超過1分鐘。強直發作多見于有彌漫性器質性腦損害的癲癇患者,一般為病情嚴重的標志,主要為兒童,如Lennox-Gastaut綜合征。
肌陣攣發作:是肌肉突發快速短促的收縮,表現為類似于軀體或者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多出現于覺醒后。可為全身動作,也可以為局部的動作。肌陣攣臨床常見,但并不是所有的肌陣攣都是癲癇發作。既存在生理性肌陣攣,又存在病理性肌陣攣。同時伴EEG多棘慢波綜合的肌陣攣屬于癲癇發作,但有時腦電圖的棘慢波可能記錄不到。肌陣攣發作既可見于一些預后較好的特發性癲癇患者,也可見于一些預后較差的、有彌漫性腦損害的癲癇綜合征中。
痙攣:指嬰兒痙攣,表現為突然、短暫的軀干肌和雙側肢體的強直性屈性或者伸性收縮,多表現為發作性點頭,偶有發作性后仰。其肌肉收縮的整個過程大約1~3秒,常成簇發作。常見于West綜合征,其他嬰兒綜合征有時也可見到。
我們了解了癲癇的癥狀,在平時生活中就要多注意,一定要及早的去正規醫院就診,才能夠保證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在生活中也要避免刺激。癲癇雖然是一種不容易治愈的疾病,但是患者也不要灰心,只要積極的治療就有效果。
癲癇是一種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一旦患有疾病,患者們就痛苦不堪,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很多癲癇的患者因為疾病失去了工作,所以治療癲癇刻不容緩,目前治療癲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一般抗癲藥物治療是#!常見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目前國內外對于癲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過2~5年的治療是可以痊愈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是關鍵。
1、抗癲癇藥物使用指征:癲癇的診斷一旦確立,應及時應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發作。但是對首次發作、發作有誘發因素或發作稀少者,可酌情考慮。
2、選擇抗癲癇藥物時總的原則:對癲癇發作及癲癇綜合征進行正確分類是合理選藥的基礎。此外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伴隨疾病以及抗癲癇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可能對患者未來生活質量的影響等因素。如嬰幼兒患者不會吞服藥片,應用糖漿制劑既有利于患兒服用又方便控制劑量。兒童患者選藥時應注意盡量選擇對認知功能、記憶力、注意力無影響的藥物。老年人共患病多,合并用藥多,藥物間相互作用多,而且老年人對抗癲癇藥物更敏感,副作用更突出。因此老年癲癇患者在選用抗癲癇藥物時,必須考慮藥物副作用和藥物間相互作用。對于育齡期女性癲癇患者應注意抗癲癇藥對激素、性欲、女性特征、懷孕、生育以及致畸性等的影響。傳統抗癲癇藥物雖有一定臨床療效,但是副作用較多如齒齦增生、毛發增多、致畸率高、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不易耐受。抗癲癇新藥不僅臨床療效肯定,而且副作用小,患者容易耐受。
3、抗癲癇藥物治療應該盡可能采用單藥治療,直到達到有效或#!大耐受量。單藥治療失敗后,可聯合用藥。盡量將作用機制不同、很少或沒有藥物間相互作用的藥物配伍使用。合理配伍用藥應當以臨床效果#!好、患者經濟負擔#!輕為最終目標。
雖然癲癇是一種并不容易治愈的疾病,但是也有很多癲癇患者都通過專業的治療方法獲得了痊愈,所以大家對于癲癇的治愈也要有足夠的信心。上述的治療方法也要根據患者們的病情決定,患者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