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手術治療前做什么檢查
(一)腦電圖( EEG )
EEG 當前仍是診斷癲癇的首選和#!重要的方法。 EEG 不僅對癲癇手術適應證的選擇有價值,而且能對癲癇放電的原發灶進行定位,這是 CT 和 MR 難以取代的。尤其對于沒有明顯結構改變的原發性癲癇。隨著視頻腦電圖在臨床癲癇灶診斷中的應用,使原先某些診斷不明確的病人,通過長時間監測明確了診斷。
(二)影像學技術
CT 、 MR 的應用對癲癇的診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已使得不少因微小的腫瘤或海綿狀血管瘤等病灶引起的繼發性癲癇病例得到了救治。而 MR 對先天性腦發育結構異常,或因后天原因造成的腦結構改變引起的癲癇加以診斷。
(三)功能性影像學技術
1. 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成像( SPECT )。 SPECT 用于對癲癇病灶的定位診斷,是通過測定癲癇灶區域在癲癇發作時或發作間期局部腦血流代謝的改變來判斷。在癲癇發作間期局部血流量較少,可看到局部血流灌注減少;而在癲癇發作時由于局部血流量的增加可表現為局部血流灌注增加。
2.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 )。 PET 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診斷技術,在癲癇的診斷中,則可用于測量腦糖代謝率,氧代謝和氧攝取。 在癲癇外科中,由于 PET 檢查無創傷性,對癲癇灶定位有較好敏感性,與 EEG 定位符合率也較高,從而使大量病人免除作深部電極和皮質電極 EEG 檢查。在成人和小兒癲癇中, PET 能使 50 %以上病人免除術前動態顱內 EEG 監護。